3月14日,2024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4)在上海开幕。作为承载行业创新成果展示与创新加速器功能的平台,AWE2024将展示全球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前沿创新成果,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助推产业科技化、创新化的高质量发展。
AWE2024的主题是“智能科技,创享生活”。近年来,智能科技对消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5G、人工智能、云计算、VR/AR、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智能家居的蓬勃兴起,也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车”。
在智能家居场景中,以智能门锁为代表的智能安防系统是“第一关”,也是智慧家居的重要入口,智能门锁作为智能家居中的代表产品,引导越来越多的人享受智能生活,传统的机械门锁也正在被支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多种解锁方式的智能门锁所取代。
GFK调研数据显示,高达62%的中国消费者有意愿购买智能门锁,位居智能家居品类第一名,其购买意愿度甚至可以和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相媲美。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家用智能门锁全渠道零售量规模达到1870万套,同比增长3.6%。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智能门锁行业整体渗透率还比较低,仅有7%左右,和欧美日韩的50%—70%的渗透率相比差距较大,智能门锁领域仍具备广阔的市场潜力。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对智能门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很多家庭来说,智能门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为方便的门禁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记忆力减退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智能门锁可以提供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功能,减少他们携带钥匙的负担,保证老年人的进出门安全,让智能门锁成为一款“平安锁”。
在AI的加持下,智能家居重新定义了“家”的内涵与外延。权威人士表示,家居行业未来将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有潜力的行业之一。而智能门锁的出现,也让“平安家”有了全新的意义。
与传统机械门锁不同,智能门锁的核心不止在于五金锁体,更在于智能安防功能。一款优秀的智能门锁,从设计、研发、生产到检测和最后流向市场,都需要企业大量的研发投入。智能门锁,反映出的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力。
譬如,智能门锁相关的生物识别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华为在手机产品上早已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而这些已经取得市场验证的技术都可以完美适配到智能门锁上,华为无论在科技创新还是技术储备方面都拥有强大实力。
消费者在选购智能门锁时,最看重的就是安全性,而这一点上华为智能门锁系列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其中华为智能门锁Pro是业界首款获得CCRC(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增强级安全认证的智能门锁,在整机系统安全方面达到业界最高水平。
华为智能门锁Pro以人脸识别技术领先者的优势,基于华为对各项人脸识别安全技术的积累和理解,是全球首款获全国智标委和DPLS实验室安全分级评测最高安全等级C级智能门锁。
创新是智能门锁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华为智能门锁Pro为例,其HarmonyOS分布式可视猫眼是最核心的差异化功能之一,消费者可通过分布式可视猫眼,实时查看门外动态,门口情况一览无遗。
此外,华为智能门锁Pro使用了1颗算力高达1 TOPS的AI芯片,能大幅提升人脸识别的速度和精度,可以做到真正的秒级无感解锁。该产品支持AI动态学习,能够在每次人脸解锁时自主学习面部和环境的细微变化,并实时更新人脸模型,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而导致解锁率下降,让人脸解锁越用越好用。
近年来,中国智能门锁市场逐步走向“刚需”,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智能门锁成为更多家庭的家居必备产品。3月正值装修旺季,不论是装修新家还是旧屋改造,“新家换新锁,就选华为平安锁”,让我们一起用华为智能门锁系列,开启新的智能生活。(科文)
学会大咖谈|中国自动化学会李少远:助力产学研融合,推动自动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顶刊论文解读】用“魔法”打败“魔法”!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法这样炼成
7月9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近日顺利完成深海试验航次。这是国内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首次在4000米以深海底开展深海矿产资源试开采试验,验证了“开拓二号”技术性能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我国持续实施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端、创新领域标准研制,着力填补创新领域标准空白。
“然而,如何针对应用场景的需求,实现大片段基因尺度DNA在基因组的高效精准整合,仍然是整个基因工程领域亟须突破的难题。该工具能够高效精准整合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中大片段基因,成功实现了以RNA为媒介的功能基因在多种哺乳动物基因组的精准写入。
记者从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获悉,7月9日,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个人奖由该中心授予“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以表彰其领导最灵敏射电望远镜项目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而加强基础研究,增加经费投入是关键。在空间科学领域,“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9日,应急管理部组织视频调度会,连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分析研判近期强降雨及洪水发展形势,针对性部署当前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面对发展和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既关乎民族永续发展,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拔尖计划”最早于2009年由教育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联合启动,旨在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助力学生成长为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
一个优秀的科创人才,仅仅拥有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科创人才的关键在于锻造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个性化的兴趣与人格。
7月7日晚10点,长沙理工大学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内灯火通明。实验室主任蒋昌波正带领科研团队紧盯着实验室内智慧洞庭信息化平台上的数据,不时做着演算和记录。
为规范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行为,促进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健康发展,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分委员会研究编制并于8日发布了《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供相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发射升空仅2周的中法天文卫星(SVOM,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经过在轨测试,卫星平台工作正常,并与地面40多个甚高频(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实时连接,中法双方四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
对全球10亿人来说,头痛、恶心、视力模糊和持续数天的疲劳可能会使他们变得虚弱。”论文通讯作者、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神经科学家Maiken Nedergaard说:“偏头痛实际上是有保护作用的,因为它告诉人们需要休息、恢复和睡眠。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悉:由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饭店协会牵头制定的《中央厨房 建设要求》《中央厨房 运营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近日获批发布,10月1日起实施。
《通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依法开展的地质勘查工作,执行更加严格的绿色勘查标准和要求。各级自然资源、林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申请地质勘查临时使用或占用林地、草原、湿地等的审核审批和复垦监管,加强部门间审批协作联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审批进度,更好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内地质勘查项目落地。
进入夏季后,天气变得炎热,人们倾向于前往游泳场所或待在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内活动。专家提示,在这些场所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避免相关疾病发生。
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团队报告了一种解码“材料基因组”的新方法。至关重要的是,SRO提供了详细的原子级蓝图,增强了人们对材料行为的计算模拟、建模和最终预测的能力。
7月1日,载誉归来的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作了名为《爱我中华,科技报国》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上,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号召全校师生以李德仁院士为榜样,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开始尝试用AI查资料、润色句子,甚至用AI文。作为国内第一批尝试“用AI检测AI”的高校,华北电力大学与知网合作,开发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检测服务系统”,专门用于检测本校2024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使用AI生成的情况。
海草床贮存碳的效率比森林高90倍,具有水质净化和调控功能,是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仲夏时节,漫步在黄渤海海域近岸,可见成片盛开着花朵的海草床。要想恢复“海底草原”,亟待加强保护,如建立保护区;也需开展生态修复,即“海底种草”。